亲爱的粉丝朋侪,从2020年4月23日起,《医药导报》推出《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》(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)连载,敬请连续关注!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(周秦之际),学者辈出各自著书立说,想要通过改制救世。学者不止一人,门户不止一家,著书不止一种,故称之为“诸子”,又谓之“诸子百家”,也称为“百家争鸣”。官失其守,学术破裂,由天子而诸侯、而私学,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配景。
《庄子·天下篇》说“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”;“悲夫,百家往而不反,必不合矣。”这即是历史与学术生长的一定趋势。
厥后又以“诸子”作为学术思想的一大部类,进而把它列为古书部类的一种,至此四部门类得以定型。子、夫子,本是用来称谓卿医生的。故章炳麟有所谓“子犹今言老爷”之说。
自孔子开始,渐变为门生称师之词。加姓氏以别之,曰某子。诸子之书,多非自著,乃门生后学记述成书;即出自著,亦本为单篇,由后人编纂成书。
古昔著书,意在笔先,又非有意为之,故著书之初本无名,门生后人取首简文字以命篇;积篇成帙,亦不另题书名,而以某子称之。吕思勉曰:“先秦诸子之学,非至晚周之世,乃突焉兴起者也。
其在前此,旁薄郁积,蓄之者既已久矣。至此又遭遇时势,乃如水焉众派争流;如卉焉,奇花怒放耳。积之久泄之烈者,其力必伟,而影响于人必深。”(《先秦学术概论》)凭据吕氏的总结,先秦百家的兴起有两个原因:一谓出于王官之一守,官、师分散,故“诸子皆出于王官”。
二曰出自救时之弊。实际上,诸子百家的兴起是经济、社会、政治变化的直接效果,是对政治社会举行厘革的内在要求的效果。
一言以蔽之,是应付挑战的效果。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所说:“诸子十家,其可观者九家而已。
皆起于王道既微,诸侯力政,时君世主,好恶殊方。是以九家之术,蜂出并作,各引一端,崇其所善,以此驰说,取合诸侯。”诸子蜂起七国争雄,天下骚动,各国皆千方百战略求富国强兵之策。社会的厘革促使文化走向民间,游说之士面临猛烈动荡的社会,莫不以匡君救世为己任,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。
他们或游说列国,干谒君主;或课徒讲学,著书立说;或放浪形骸,以批判的形式表达对世俗的关注;或辅政秉国,以求治世。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势。除孔学儒家外,另有墨、道、法、阴阳、名诸家。
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,大多具有独立思考的学风,绝不苟同别人的看法,做到了思想上的大解放。所谓“百家”,只是对其时学派众多的现象的一种归纳综合。在众多学派中,比力重要的也只有儒、墨、道、法、阴阳等数家。
先秦诸子百家之说,其时前后有数篇文献已有所叙述。一曰《庄子·天下篇》,曰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;至于文中间或论及此者,相对较多。总结性的叙述最早泛起于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,乃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所撰。
司马谈将在他之前共几个世纪的“百家”分为阴阳、儒、墨、名、法、道德六家(或六大学派)。冯友兰以为,司马谈是厥后对“百家”实验举行分类的第一人。
今后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承刘向刘歆之说,益以纵横、杂、农、小说,为诸子十家,除去小说家,又称作九流,合称“九流十家”,并各溯其所出。实际上吕思勉认为,《汉书·艺文志》之“数术”“方技”“兵书”三略,亦可称为先秦诸子之一,故实可概算为十二家,即再加上兵、医二家也。
诸子百家《庄子·天下篇》之六派:一墨翟、禽滑厘;二宋钘、尹文;三彭蒙、田骈、慎到;四关尹、老聃;五庄周;六惠施、桓团、公孙龙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之六派:一它嚣、魏牟;二陈仲、史鳅;三墨翟、宋钘;四慎到田骈;五惠施、邓析;六子思、孟轲。老子:生卒年不能详考。
若有老聃其人,约莫生于前580年。但此老子与《老子》一书,尚无明确理由联系在一起。关尹:与老子同时。
孔子:生于公元前551年,卒于公元前479年。孙子(孙武):与孔子大要同时。
墨子:名墨翟,生卒年不详,约莫是战国初人,后于孔子。子思:孔子之孙,名伋,与墨子同时。
杨子:名杨朱。诸家纪录纷歧极难确定。
应在墨子同时或稍后,而在孟子之前。冯友兰《中国哲学简史》认为杨朱所代表的一些隐者是道家的第一阶段,而老子无考,《老子》一书应在其后,故《老子》学说仅能称之为道家的第二阶段。陈仲:墨翟之徒,齐人。孟子:约公元前372至289年,上距孔子约百年。
孙子(孙膑):与孟子同时。禽滑厘:鲁人,与孟子同时。庄子:与孟子同时略后。惠施:约生于公元前370年,卒于公元前318年,宋人曾做过魏国的宰相,是合纵的实际组织者。
与庄子同时,先庄子死。经常与庄子举行辩说。庄子“子非我”之论,即与惠施言之。
庄子谓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,其道舛杂,其言也不中。”惠施的十个命题,散见于先秦诸子书中(主要是《庄子·天下篇》):1.至大无外,谓之大一;至小无内谓之小一。2.无厚不行积也,其大千里。
3.天与地卑,山与泽平。4.日方中方睨(音逆,斜视、斜),物方生方死。
5.大同而与小同异,此之谓小同异;万物毕同结异,此之谓大同异。6.南方无穷而有穷。
7.今日适越而昔来。8.连环可解也。
9.我知天下之中央,燕之北,越之南是也。10.泛爱万物,天地一体也。魏牟:魏令郎,后于庄子,与公孙龙同时(钱穆《系年》)。
公孙龙:约生于公元前325—315年,卒于公元前250年左右,较惠施略迟,约与邹衍同时。字子秉,听说是赵国人,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。
《汉志》着录其书十四篇,六篇生存至今,其中五篇基本可信。“公孙龙析辩抗辞,别同异,离坚白。”(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)稷下学者淳于毙、慎到、环渊、接子、田骈、邹衍:《史记·孟子荀卿传》: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先生,如淳于毙、慎到、环渊、接子、田骈、。
本文关键词:影响,中国历史,的,100,事件,鸭脖yabo平台,鸭脖,yabo,平台
本文来源:鸭脖yabo平台-www.bjkz6666.com